項目背景
「臺灣生命教育學習團」是由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資助,江浩民博士擔任導師,帶領17名「領導體驗式學習活動」專業碩士研究生,圍繞「生命教育實踐與境外體驗學習課程管理」展開深度探索。
以「人生三問」為核心理念,通過四天三夜沉浸式境外學習,整合多元場域資源設計體驗課程,引導新教師群體在自然生態、社會議題、自我認知、教育實踐的不同場景中,建構「人與自然、社會、他人、自我」的深層聯結,同時培養研究生團隊的全流程項目管理能力。

為何以「 生命教育」作為學習主題?
-
縱向探索「人生三問」
-我是誰?
-我從哪裡來?
-我要到哪裡去? -
橫向思考「天人物我」
-建立與自我、他人、世界的和諧關係 -
綜合學習人生中的多項課題
-價值觀
-生死
-自然
-人際關係
-情緒認知 -
吸收台灣成熟生命教育課程設計經驗
學習歷程
本次境外學習之旅的獨特之處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,由學生主導,導師支援的形式進行活動設計與實施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、朋輩學習等形式,經歷了啟思-籌備-實踐-反思四個階段,為自己和成員們打造了一次印象深刻的體驗式學習活動。

啟思
透過課堂學習、問卷調查與線上會議,明確境外體驗學習項目的關鍵問題並構思初步方案。

籌備
前期準備工作分工明確,行程組、紀律組與學習組各司其職,確保行程順利執行,並設計相關學習活動與問卷。

實踐
四天三夜的實地體驗,包括自然環境、社會環境、校園環境等場景活動,讓參與者在實踐中深入體驗生命教育。

反思
透過反思活動、導師分享的設計,引導參與者回顧與總結學習經驗,收穫心路歷程,並提出未來改進方向。
啟思
階段
Jan.-Apr.
.png)
籌備
階段
三模塊分工


每日行程
.png)
滿意度反饋
參與者對學習團整體滿意度較高,各項指標平均分均在 4.47-4.80 之間。
行程結束時,所有參與者受邀填寫回饋問卷,本問卷圍繞 “臺灣生命教育學習團” 境外體驗學習課程展開。涵蓋活動整體預期、行程安排、課程設計、導師指導等多方面內容,旨在全面瞭解參與者對本次學習團的滿意度及學習收穫,收集相關改進建議 與心得回饋。
其中,“對本次學習團的行程安排感到滿意”、“導師的指導對理解教學內容有顯著幫助”、“我對生命教育核心理念的認識程度有所提升”、“團隊協作活動對個人成長有明顯幫助” 這項得分最高,均為 4.80分,且 “非常同意” 占比達 80%。
平均分相對較低(4.60 以下)的專案為住宿及交通安排合理(4.53)、活動之間的銜接流暢且時間分配恰當(4.47)、我對開展生命教育工作的信心明顯提升(4.53)。原因主要有:天氣及行程密度影響後勤、反思環節時間不足、生命教育實踐案例和跨文化適配性不夠等。
改進方向:
-
優化後勤與應急預案
-
強化反思與時間管理
-
深化職業發展支持


.png)
.png)